北京专门处理污染环境、擅自进口固体废物、非法采矿罪律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扰乱公共秩序罪

如何认定捏造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虚构、捏造事实等的方式对他人进行诽谤或者进行虚假的诉讼,这是严重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认定这些行为时就需要对捏造事实进行认定,那么如何认定捏造事实下面由大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怎样认定捏造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

1.虚假诉讼一般包含以下要素:以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双方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虚构事实;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2.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形:当事人为夫妻、朋友等亲近关系或者关联企业等共同利益关系;原告诉请司法保护的标的额与其自身经济状况严重不符;原告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当事人双方无实质性民事权益争议;案件证据不足,但双方仍然主动迅速达成调解协议,并请求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

二、什么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

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XX种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行为人诽谤他人的内容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上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损害,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侵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的损害。本行为针对的是特定的人进行的行为。针对特定的人,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侵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本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损害XX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本行为。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

在认定本行为时,要注意和诽谤罪以及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诽谤他人,只有导致被侵害人自杀或者精神障碍等严重后果的,才构成诽谤罪。民事性质的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诽谤行为,还具有以下不同:

诽谤行为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行为。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的,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

诽谤行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还包括过失。另外,还要注意和侮辱行为的区分。两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诽谤行为必须是捏造的事实,而侮辱行为不是捏造的方式进行;诽谤行为只能用语言、文字进行,不能用暴力进行而侮辱行为可以使用暴力手段,也可以用语言、文字进行。

上述知识就是小编对“怎样认定捏造事实”问题进行的解答,对于诽谤和虚假诉讼中,捏造事实的认定,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进行认定,捏造事实就是没有事实的依据。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大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


文章来源:北京专门处理污染环境、擅自进口固体废物、非法采矿罪律师
律师:蒋亚平 [北京朝阳区]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www.bjzgjksls.com/news/view.asp?id=934284543761 [复制链接]